一阳指的基础功法是以气行脉,气凝于指尖,而后以此打穴制敌。赵佶本身武功见解就颇深,而且懂变通不拘泥,内功有颇有几分火候,因此对于一阳指的入门功夫很快就上了手。可是在进一步往深处修炼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
一阳指真正精髓的部分,是内力在手太阴肺经的运转,内力要运行流转进列缺。列缺穴乃是八脉交会之穴,贯通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之间的联系,只有内力在此流传通过,才能凝聚爆发出威力最大的指力。可是普通人的问题在于内息周行的脉门位于寸口而非列缺,若选择气行列缺,便是逆流而上,且不说内力在这逆流直上的过程中会大大损耗从而造成指力削弱严重,若内力足够浑厚的话,甚至会因此冲撞留下难以修复的损伤。
往简单了说,一阳指精髓部分内力沿手肘聚向指尖,这个过程内力若沿着动脉血管冲出去,威力就会增强,可问题是,普通人的动脉血管的脉门位于手心向下、手筋旁的寸口,途中并不流经手背骨头附近的列缺。而段家独有的反关脉,脉门恰好位于列缺,因此能够毫无阻滞的将一阳指修练下去。不过是手腕上下的区别,这就造成了寻常人根本不可能将一阳指修炼到高深的境界。
发现这一点后,赵佶不无丧气。对于普通人而言,想要修炼一阳指,第一是抛开一阳指的行功路线,根据这个武道根本道理修改路线,避开列缺取道寸口,可是如此一来,需要面对的却是整个行功路线的改变,难度之大,不吝于另创一门神功。如果有这种禀赋和悟性,那么练别的武功无疑要比修改这一阳指见效快得多,根本不必再执著于这一门武功。
而第二种,则是无视这一桩禁忌,强行修炼,至于能够修炼到哪一步,则要取决于修炼者的经脉强韧程度。什么时候经脉撑不住内力的强大冲撞力道,什么时候筋断脉裂,走火入魔,根本就是一条没有前途的死路。
而六脉神剑则是完全基于一阳指的根基所创出的神功,对内力的调集和强度要求比一阳指还要高,换言之,不是段家这种反关脉,根本就无法修炼六脉神剑!
发现这个事实后,赵佶心情不甚愉快。他不相信那枯荣大师不明白段家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玄机所在,可是仍然把六脉神剑的心法教给自己,这用心不可谓不险恶,因为只要不是反关脉,这六脉神剑可以说是谁练谁死!当然那枯荣老和尚未必就有坑害赵佶的打算,多半还是不想段家绝学流传出去,而且在他看来,凭赵佶一个富贵闲王,只怕一生也练不到内力足够施展六脉神剑的程度,因此才将六脉神剑传给了赵佶。
那老和尚却想不到赵佶会得到北冥神功这种违逆武功常识的神功,再高深的内力对他而言不过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枯荣未必有害人之心,但是蓄意隐瞒了这一点,若不是因为周侗早点醒赵佶,赵佶这么懵懂练下去,后果如何,着实难料!
赵佶心里半是失落,半是恼怒,可惜他此生只怕也很少再有机会前往大理,这仇一时间倒有些难报了。不过算算时间,那吐蕃大轮明王鸠摩智应该也要动身前往大理了,没有了北冥神功的段誉,赵佶倒要瞧瞧这天龙寺如何应付强敌。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不免带着恶意的好转起来。
虽然不能把一阳指修炼到高深境界,不过赵佶还是认真练了一段时间,这一门武功威力的确不错,哪怕仅仅只是入门级,用来对付一些二三流的武林人士那也是足够了。赵佶也并不奢望能够神功盖世,练什么武功与他而言都是一种消遣,不以克敌制胜为目的,因此倒也并不如何失望。
随着对一阳指掌握的越发纯熟,赵佶却突发奇想,因为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北冥神功的手太阴经路线较之一阳指虽然繁复得多,可是却涵盖了一阳指运行路线当中所有的腧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将一阳指反其道而行,囊括到北冥神功当中,会有什么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