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后,小东一脸不爽的挂断电话,边走边抱怨。
“怎么能这样!我怎么就占用公共资源了?我救人有错吗?”
“额……你还真报案啊?警察叔叔说什么了?”
周国强还真被小东这一系列骚操作勾起兴趣,报案这种事,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发生在他们这种普通人身上。
“问了我一大堆,说什么不具备出警条件,不属于绑架范畴,不够48小时,不在他们管辖范围之内。还提醒我,事件是否具有真实性什么的……呀呀,我就是想救个人,这么难吗?”
小东正义感上头,一副他管到底的架势。
“额……那女女告诉你她家的具体地址了吗?你确定她不是在逗你玩?”
周国强其实也有点动摇了,不排除真有什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那到没有……”
“我特……她让你报案,又没说住在哪,人家警察就算给你立案,从哪下手啊?一个Q号聊天记录?”
再仔细想想,整个事件,根本经不起推敲,就是小东太当真。
“看吧,反正要是明天这个点,她还没回复我消息,我还要报一次警!”
面对小东的执着,周国强竟无言以对……
就在关灯睡觉前的那一刻,小东突然爆发。
“哈哈,回复了,她回复了!她没事,哦耶!”
周国强与牛牛相互对视,很有默契的伸出两根手指,那可不是代表哦耶,而是无言的横竖都是二!
次日。
没有陈师傅坐镇,周国强工作时多了几分谨慎,以往只需要看一遍图纸确认尺寸,此时却需要两三遍,身怕看走眼或者脑回路什么的。
活不变,但心态上的改变,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好在周国强底子扎实,很少出现意外。
对于塔筒组对来说,正常情况下老厂时,对接一道口的速度是一个半小时,周国强提意见优化工序后,速度提升到一个小时之内。
换了新厂房新设备后,原有速度再次被改写,均速五十分钟,包含吊筒子、量周长、对接滑焊、满焊。
谢师傅作为调度,时常会来询问周国强,什么时候可以干完下筒子,周国强却从不给予肯定答案。
原因很简单,其它工序大多是不会产生太大突出问题,也就意味着可以提前预知完活时间点。
对于铆工来说,尤其是对于组对来说,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而塔筒生产整个工序中,整段成型成为决定性因素的核心环节。
若百分百按照生产工艺,组对部分是相当轻松的环节。但现实毕竟无法满足工艺,从源头下料来说,设备并未更新换代误差在所难免,三五毫米看似不大,但等到组对时,误差累积,整圈尺寸就可能差出10毫米。
什么概念?工艺要求,整圈借让不超过两毫米,一旦周长尺寸超过10毫米,基本上就没有借让开来的可能性,除非超差借让。
超差借让,意味着无法通过监理,监理不给予通过,就需要返修,原本五十分钟的活,至少需要花一倍甚至两倍的时间,刨开重组。
当然,这还是在具备一定组对经验的前提下,稍有疏忽大意,或者盘周长时出现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借让不开的结果同样只有一个,刨开重组。
若下料板材宽度上面出现误差,组对时的问题更加明显,那就是焊道接口处,必然出现缝隙,若卷板组师傅比较上心,还能左右匀开,若只保一面平齐,问题叠加堆积。
最终,都会体现在对接的焊道上。缝隙过大,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收缝,实在无法收回,就只能硬着头皮堆焊,偷懒不规则操作就是填充钢筋棍。
原本五十分钟的一道口,必然增加组对时长,这也是无法给出准确完活时间的一大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