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两天戏,在剧组相安无事,但在大舅家,苏云华却遭遇了尴尬。
孙玉珍离开苏家之后,一直住在自己哥哥孙玉成的家里,兄长不会说什么,但是嫂子李玲娟却有意见了,私底下一直跟孙玉成嘀咕,说家里孩子大了,有外人在,不方便,让孙玉珍赶紧搬走。
孙玉成开始还是会吼两声,说:“孩子姑姑怎么就是外人,我妹妹怎么是外人?”
可后来李玲娟总是没事找事,说孙玉珍早上起得早,影响他们睡觉,又说晚上回来晚,不方便,还说住在家里难道不要给住宿费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说得孙玉成心烦,渐渐也就有了矛盾。
孙玉珍把这些话都听在耳中,心里有些难过,但是让她回苏家,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因为苏云华拍戏的关系,晚上也会在孙玉成家里住,李玲娟就表现得更不快。
有天,她趁孙玉珍在和孙玉成说话,跑来找苏云华,想让她劝自己的母亲回苏家。
“云华呀,舅妈给你说,这女人哪,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在娘家哥哥这里住那么久,怎么行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读书多,也该知道‘覆水难收’的道理对不对?舅妈不是嫌弃你妈,只是你妈总是住在这里,乡里乡亲的,说话不好听啊……”
苏云华对这个舅妈倒没什么太多的意见。舅妈虽然不乐意母亲住在这里,但好歹说话做事也没有特别针对,而且也没让自己的母亲白白干活儿,这点就比苏家的大伯妈和小姑强多了。
苏云华低下头,“舅妈你不知道,妈妈在苏家真的过得不好。”
李玲娟叹口气,“过日子,哪有顺心顺意的呢?可是也要过下去,是不是?你看看,你爸这么久也没来看过你妈,你妈这么赌气又有什么意义?还是早点回去求求你爸,赶紧和好不又是两口子?”
苏云华哪里能做母亲的主,从她的角度来说,巴不得父母离婚,所以摇摇头,“舅妈,这事儿我没法说,但你放心,很快就能有办法了。”
李玲娟看劝不动她,只能哼哼着走了。
苏云华想了想,等母亲回来,便给她说起了开米粉店的想法。
孙玉珍脑子不笨,其实早就有了这个打算,可是苦于手中没有积蓄,“云华,从你红梅姐那儿拿米粉是没问题,关键是,这开粉店要个门面吧,妈手里现在只有红梅姐给的几个月工资啊……”
苏云华提醒道:“我那儿还有三千呢?”
孙玉珍握着女儿的手,有些感动,“但那是你拍戏赚的,妈得给你存起来,以后你想去当演员,要花费的地方肯定还有很多。”
“妈,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你就先用着吧。”苏云华搂着母亲,把头放在她肩上,“再说了,钱生钱才能更有钱,放着能有什么用?说不定您开了粉店,两三天就能赚回来了呢?”
孙玉珍心动了。
三千不算多,但苏云华这几个月靠卖蔬菜水果,也赚了有三五千,镇上的物价不高,加起来已经可以租个不错的门面。
只是怎么把自己赚的钱拿给母亲用,苏云华有些犯难。
孙玉珍也知道嫂子对自己住在哥哥家有了意见,要是能做个赚钱的营生,既可以早些搬出去,将来离婚了,也可以养两个孩子,何乐不为?
于是,她开始暗暗在镇上打听起房子来。
苏云华知道后,心里高兴极了。
……
镇上的某个小砖厂里,身穿粗布衬衣粗布裤子的苏云华,带着一双脏兮兮的手套,正在将一块块砖头码放在背篓里,堆得高高的,然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像个小老太太一样,微微弯着腰,踩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往前走……
“咔——!”
几个人跑上去,帮苏云华把砖头放了下来。
“这条不错!”吴导赞扬着,“擦汗的样子做得好。”
苏云华的脸上有一道道黑印,看起来可爱又可笑。
“接下来拍你和砖厂负责人讨价还价的镜头,台词记住了吗?”吴导问。
“记住了!”苏云华脆生生回答。
砖厂在山中,隔着百米远就是通往市里的山路。
远处,三辆小轿车驶过来,缓缓停在了路边,中间那辆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一位是一身黑色修身大衣、年及弱冠的少年,一位是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
“陈姨,怎么不走了?”前面那辆车有个穿黑西服戴墨镜的年轻人走过来问。
陈姨瞧着砖厂里如火如荼的拍摄场景,突然明白为何龙知定刚才要求停车。但她并没说出来,只道:“毕竟在这里住了半年多,也有感情了,想再看一眼。呵呵呵,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也好,稍微休息一阵。”墨镜男子瞥了眼龙知定,略略颔首,走到了一旁。
龙知定站在山头上,遥望着砖厂的人群,这么远,不可能看得清楚人脸,但他就是分辨出了粗布衣裤的少女,默默看了一阵,心中突然惊觉自己的行为不合时宜。
他没说一句话,转身又上了车。
车队再次上路,驶离了兴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