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事者蔡儒,镇之以静,似乎早有预料,一点也不慌张,一点也不紧张。
蔡儒慢慢地弯下腰来,慢慢地捡起册子,慢慢地翻开浏览,慢慢地扔回地上,慢慢地掏出第三本册子,慢慢地走向王振,慢慢地说:“老朽拜见王公公。”
王振一眨眼,急匆匆地说:“皇上等着回话呢!”
蔡儒慢慢地递上册子:“劳驾王公公呈交陛下御览。”
片刻后,朱元璋翻开册子,还没看两眼,就彻底傻眼了。
呼!
地上的那本册子,无风自动,急速飞翔,落在朱元璋的掌中。
朱元璋翻开两本册子,瞪大眼睛,认真比对,终于确定内容一模一样。
除了书名与署名之外,几乎一字不差。
这一本写着卫氏,那一本写着蔡氏,到底哪一本才是正版?到底是卫氏剽窃了蔡氏,还是蔡氏抄袭了卫氏?
“陛下,这就是老朽的自辩。两本册子,内容一致,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朕要你说得具体点。”
蔡儒慢慢地酝酿情绪,慢慢地组织词汇,慢慢地说出长篇大论。
“老朽忝为蔡氏的大长老,有感于族中晚辈的识字艰苦;老朽忝为守藏室的执事,有感于民间学子的疾苦;老朽忝为明国的一员子民,有感于修士的明理痛苦,这才立下宏愿,决定彻底解决读书和识字的理解之难。”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钻研,经过苦思冥想的煎熬与等待,这才发明了九个新式的句读。”
“本来,老朽打算再精研一段时间,等到尽善尽美时,再向守藏室报备,再来刊印发行;没想到,不知咋地,竟然被卫氏偷偷地抄袭了。而且,还是原封不动地抄袭。”
“老朽完全有理由相信,必然是卫氏的管家卫暖,在守藏室行窃,偷走了老朽的一份样稿,拿回卫家,迅速抄袭,并且大量刊印,广为派送,这才有了《卫氏论句读》的印本。”
“殊不知,老朽多手准备,早就誊写了许多样稿,以备不时之需,以防意外之患。”
“果然,老朽等到了今天这一遭。”
“由此可见,卫氏手段通天,居心险恶,万万不可饶恕。”
“请陛下主持公道,维护文道,不可让抄袭者横行霸道。”
“否则,老朽定然敬香禀报,将明国的事体,将奉天殿的一幕,完整地向道祖呈告。”
蔡儒不仅倒打一耙,还拉出伟大的道祖,借势而为,悍然逼宫。
听完蔡儒一席话,众人面面相觑,集体失声,只觉得今天的早朝一波三折,十分诡异,不知该如何应对。
那一边,卫龙率先向陛下提交证据,好像信心十足;这一边,蔡儒言之凿凿,有条有理,似乎真相在握。
一时间,无从分辨,不知真假,就连朱元璋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感到非常困扰。
卫龙目光一扫,将众人的情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他轻轻地抚着百宝囊,默默地想着徐慧娘的一番话,静静地等着朱元璋的裁决。
朱元璋无从判断,只好问计:“国师,你怎么看?”
刘伯温坐在绣墩上,微微摇头,沉默不语。
很显然,人心之诈,难以明辨,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就连刘伯温也是无计可施。
突然,众人听到殿堂中传来老迈的腔调:“陛下,能否让老臣看一眼册子?”
卫龙抬眼一看,正是神医李时珍。
朱元璋见是李时珍开口,神色不由一缓,温和地问:“册子中的内容,暂时不便公开,神医为何想看?”
“老臣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想看看书中的内容是否与之相合。或许,老臣可以解开眼前的困扰。”
隐秘?
还有什么隐秘是朕不知道的?
朱元璋莫名一笑,问道:“什么隐秘?”
李时珍端坐于绣墩上,嘴巴一张一合,说出无声无息的四个字,暗中传音给朱元璋。
除了朱元璋,没有人知道李时珍说了哪四个字。
-=0-0=-
多谢书友“龙哮霸天”打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