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发生了。这个高地虽然适合拍摄,却在中华阵地对面。而且,对面高地上就有160师一个哨所。饭冢的“外景地”(秀峰寺西方高地)正在哨兵的视线之内。视线内也就罢了,视线内的目标太多,中华哨兵也未必注意得到。但是日本记者为了表现效果,给饭冢扣上了一顶钢盔!
当时日军钢盔的涂漆有些问题,华中正是炎热季节,长期暴晒,偶尔又是一场大雨,使用久了,钢盔的绿漆剥落,露出钢底,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于是,中华哨兵就发现远处有一个灯泡似的东西在那里又蹿又跳,定睛细看哦,是个鬼子啊!
钢盔给日军带来的又一个悲剧
看见是看见了,中华兵也没什么办法,距离太远,中华军队手里没炮,汉阳造又够不着。几个哨兵看着饭冢表演,越看越别扭,弟兄们一致认为,这鬼子太出风头了,得教训教训他。
那哨兵班长看着鬼子耍酷正又堵气又没辙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为什么眼前一亮呢?哨兵班长正看着饭冢咬牙呢,就瞧见几个老兵晃晃荡荡沿着战壕走过来了,他们背的可不是汉阳造,而是三八大盖儿。
三八大盖儿,即日本造三八式步枪,因为枪机上有一个防尘罩而得名,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装备,射程远,射击精度高,饭冢所在的那个高地,汉阳造打不着,三八枪的射程可是正好合适。
这位哨长的理解是有科学依据的。三八式步枪的标尺射击2400米,而汉阳造只有2000米,三八式步枪子弹初速760米/秒,汉阳造是600米/秒。更重要的是日本工业技术发达,因此制造工艺精良,汉阳造的设计虽然不错,材质和制作水平则无法与三八枪相比,理论上有效射程600米,实际那是样枪的数据,发到士兵手里的,能打四五百米就不错。而三八枪的弹道,无风天气在800米上取准依然相当准确。淞沪战役,装备汉阳造的**结壕阻击装备三八枪的日军,没少吃射程近的亏。
这位哨兵班长赶紧把几个老兵拦下,给他们看饭冢的表演。哪儿?喏,就是那个一闪一闪发亮的东西。
饭冢只扣着个钢盔,赤膊根本没穿军服,几个老兵也辨不出他的身份,但是看他耀武扬威的样子,一致觉得这赤膊鬼子太猖狂了。老兵油子枪法好,说着说着就动了真格的,把枪一摘就瞄上了。
这时候,饭冢的采访已经到了尾声,正在和记者们道别。不知怎么的,饭冢聊起了他的前任、也是好友的加纳治雄(原101联队联队长,1937年8月在大场和**88师交战时阵亡)。他说,听说加纳死后阴魂不散,常常在家里闹鬼,自己要是战死了,希望不会像加纳那样,一定安安静静的。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记者们作别下山。饭冢也准备往回走,一转身,正好把一个大光膀子亮给**了。
这时候,那老兵也瞄好了,一扣扳机,“砰”,饭冢应声而倒。
饭冢挨上一枪就送命的概率不高。射程虽远,三八枪子弹穿透性太好,一打俩眼儿,不容易造成致命伤。忻口战役**李仙洲军长被日军一枪击中,洞穿胸部,前后透亮,还在和人聊天呢,根本没觉察到自己负伤。但是给饭冢这一枪,打得实在是忒准了。附近的日本兵赶来救护,发现这一枪正从饭冢的心窝穿过,把心脏都打穿了(也有日方记载是中了两枪),奥运会射击冠军的水平。
钢盔反光暴露了饭冢的目标,算是这铁帽给日军带来的又一个悲剧吧。不过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太平洋战争逐岛争夺,日军才用在钢盔上涂抹煤焦油的方式多少改进了其反光性能。</dd>